内容分析法概述

内容分析法发展历史

  1. 对文本的系统分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教会倡导的神学研究,也即早期阐释学语境下展开的文本分析。
  2. 18世纪,牧师约翰·昆布雷斯运用词语类目计量分析方法,建立内容分类,蕴含了量化内容分析的萌芽。
  3. 1927年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的博士论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是传播学史上首次对宣传分类的实证研究。(虽然论文实际上更多的是定性的、批判性的分析)
  4. 佩恩基金资助的电影研究委员会,对当时的1500部电影进行了主题分析,从具体分析中将电影归纳为10中类型,并进行了信度测试,成为内容分析研究信度测试的早期践行者。
  5. 1939年哈德利·坎特里尔(Hadley Cantril)出版《宣传的艺术》,提出了对宣传的经典分类法。
  6. 1948年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与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在伊利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传播内容分析》,利用量化内容分析法分析大众传播有关1940年总统竞选的报道内容。
  7. 1949年拉斯韦尔等人出版《政治语言:量化语义学研究》,是对信息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的早期代表作。
  8. 1952年贝雷尔森出版了《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分析》,奠定了内容分析在传播学研究的科学地位。
  9. 1955年哈佛大学研究者广泛使用列联分析(contingency analysis)的方法,成为通用至今的内容分析数据分析经典方法。
  10. 1959年伊利诺伊大学出版《内容分析法发展趋势》。
  11. 1968年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推出文化指标研究项目,运用内容分析法追踪美国电视内容的变化,以及这些内容变化如何影响观众看待世界的方式,成为以内容分析法来进行文化指标分析,进而推断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变迁的经典研究项目。
  12. 1969年,内容分析法专家霍尔斯蒂出版《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分析》。
  13. 1980年,科里本多夫出版《内容分析法导论》,标志着内容分析法在理论概念和操作方法上均已发展成熟。
  14. 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sibitt)使用内容分析法创办《趋势报告》季刊,出版《大趋势》一书,成为颇具代表性的内容分析法应用成果之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形成系统、成熟的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法。出现了量化内容分析与质化内容分析相结合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

内容分析法的性质和分类

为内容分析法给出系统定义的第一位学者就是伯纳德·贝雷尔森。强调内容分析法的系统性、客观性和定量性。

量化与质化

霍尔斯蒂提出了更为宽泛的定义:内容分析是通过客观和系统地识别信息的具体特征而进行推断的任何技巧。霍尔斯蒂还明确提出“质化内容分析”,建议同时使用量化和质化方法以彼此相互补充。

一般认为,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定量性、描述性和显明性的特点。

量化的内容分析,正在受到来自阐释性研究范式的挑战,因为纯粹量化的特点可能不会那么重要,更多的质性因素可能会揭示更多媒介传递的意义。传播符号出现的次数多,不一定就意味着重要。相反,某些甚至某个特别重要的符号的出现与否,却可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内容分析视为文本分析诸多方式中的一种。

显性内容与隐形内容

显性内容是”物理呈现的可计量的成分“,也即呈现于内容载体表面、容易观察得到或直接能识别的成分。信息的意义是表层意义。

信息属性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直接外显与文本,需要分析者度文本的潜在意义或内涵意义通过上下文语境来解读,无法直接测量但能够被一个或多个指标标描绘的内容,就是隐性内容,通过对隐性内容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接近传播内容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

传播学内容分析法,发展出了许多分析隐形内容的测量方法和手段。

对隐性内容的挖掘和分析,在量化内容分析中,往往是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操作化或将其转化为显性变量来实现的。

隐性内容分析的价值,在于能够揭示文本中先前被掩盖的主题、意义和文化价值观。

内容分析研究的目的和运用

霍尔斯蒂将内容分析研究,按照目的和运用,分为三大类:描述传播特征、对传播前项(如编码过程)进行推论,以及推断传播效果。

传播内容特征分析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内容的实质分析(如偏向性分析、立场、定位、沟通策略、发展趋势、事件前后变化、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间的比较等)。二是内容的形式分析(如可读性、风格特征等)。

反观传播内容的前因

以内容分析为中介,不但可以直接描述传播内容本身,也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设计,推断传播内容的前因进行推论。

  1. 通过内容解释和洞察传者的特征(意图、心理状态,从种种特征中折射出传者的价值观、信念、态度、感知力、社会结构地位)。
  2. 探索影响传播内容的因素及其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推断传播内容的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项内容研究都是对人们关注什么的分析。内容分析法运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至少有如下几种途径:

  1. 分析作为先前传播效果表达的传播内容。
  2. 从内容数据中直接推断影响效果。
  3. 直接将内容数据与反应数据关联起来。

内容分析法的优劣

优势

  1. 内容分析法是非反应性的、非介入性的,能减少研究过程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控制实验、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查和投射测试等都存在研究过程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问题。
  2. 对非结构性资料的可接受性。
  3. 对语境具有敏感性。
  4. 量化的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基于样本的总体推断。

劣势

  1. 研究结论受制于所使用的定义和分类架构。
  2. 内容分析的时间消耗量和人工强度在处理大样本数据时很大。
  3. 解释传者动机和测试对受众的影响方面的推断,不如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直接。

内容分析法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1. 根据主题设计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当研究问题特别是研究假设很明确时,量化内容分析才是最有效率的。在一些没有研究假设的内容分析中,往往使用偏向质性的浮现式编码。
  2. 界定总体和选取样本。界定研究问题所针对的传播内容总体和抽样单位,随机抽取样本。
  3. 确定分析单位。内容分析往往包括两种类型的内容单位,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即被研究的现象或一般目标。另一个单位类型是记录单位(unit of recoding),即在个体层面上所测量的具体单位。
  4. 类目构建与制定编码方案。类目(categories)建构是联系理论架构和实际操作的最直接、最关键的一座桥梁。内容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取决于类目建构。
  5. 编码、记录与编码员信度测试。编码员的培训在内容分析中是一个重要环节,进行编码员间的信度测试,也称为内容分析的关键组成部分。
  6. 数据分析与报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内容分析研究的典型程序流程图如下:

内容分析程序图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